毅力助他打开通往艺术圣殿的大门

时间: 2023-12-27    阅读: 1244 次    来源:文化联盟网
作者: 杨希雪

    毅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是驶往成才的渡船,是攀上成功的阶梯。成大事者,无不具有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杨希雪在艺术创作道路所显现出来的毅力是那么的惊人,是那么令人感动,正是这种超人的毅力,使他的艺术人生颇有传奇色彩。 

    杨希雪出生于广东信宜市新堡镇一户农家。三岁时父亲和叔父去南洋作矿工,成为留守儿童。他自幼跟教私塾的爷爷生活与学习。在爷爷的严格管理下,熟念了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很多诗词和文章,还要经常背诵,爷爷管理严,不准玩耍,否则就要罚写字。当时对诗词古韵并不完全明白,杨希雪长大之后明才完全明白了诗词容内,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诗词竟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杨希雪五岁时偶然见到上门给人画相的一对夫妇,很轻易挣到一斗谷米,比耕田人轻松多了,还可以到处走,又不愁两餐,多风光啊。打那以后,杨希雪开始偷偷地涂抹学起画画,梦想自己长大了能当画家。从那时起,杨希雪就对画画非常感兴趣,虽然作画条件奇缺,也难不到这个孩子。想尽办法,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学画画,有时间就画动物,画大树,画河流。有时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画这画那。大人看到杨希雪都夸奖,哎呦,爱好读书、画画,你看看画得多像啊,真有天赋啊。 
    杨希雪的艺术生涯是从深圳中学教美术课开始的。1953年底,杨希雪在肇庆师范春班毕业之后,被保送到广州市广雅中学附设的中学师资训练班化学专业学习,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东莞中学任教初三级六个班化学课,兼初三丙重点班班主任,教学业绩获省教育厅公开通报表扬。1955年调到深圳中学化学与美术教师。当时的深圳宝安中学,刚从旧校址搬到现在的晒布岭新校址,条件非常艰苦,连教工宿舍都没有,晚上老师们只能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就在桌子上睡觉,白天收拾了一下,就开始给学生上课。那天校长黎暖突然找到杨希雪谈话,提出让他兼任学校的美术课程,这可难住了杨希雪,因为他的专业是化学,美术只是他的一个爱好。尽管如此,杨希雪还是答应兼任美术课。他开始起早贪黑攻读一些美术书籍,在很短时间就开始给学生们上课了。毅力的品质让他很快的对美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美术老师,而且杨希雪的艺术生涯从1955年在深圳中学教美术课开始起航。现在回忆起这件事儿,杨希雪说,在教美术课的过程中,我也受益很多,成为我艺术生涯的起点,并走上了艺术创作的慢慢之路。    
  1958年,杨希雪移居香港。到香港后,生活非常艰辛,为了维持生计,四处打工,学做衣服,贴补家用。几年之后,靠着勤奋的双手,在香港逐渐安定下来。在这个期间,入读哥伦比亚无线电工程学校夜班一年至毕业,拿到了人生第一份毕业证书。一边为求生存而忙碌,一边以极大的毅力自学美术。1965年,杨希雪入读香港“万国艺专”夜校,正式学习绘画,希望拿到证书去教美术。由于成绩优秀、天赋也高,他只读了约10个星期就让参加应届毕业生作品展,被校长周世聰和老师们誉为“非常有潜力的学生”而提前毕业。同时又跟多位名家如陈年柏、粱仲宪、梁伯誉、郑于一等老师密切交往,在亦师亦友中学到不少知识。    
  1969年,杨希雪带着梦想远渡重洋,辗转来到英国东北部林肯郡港口城市格里姆斯比市。到英国后,他仍然是一边打工,一边画画。两年之后,杨希雪参加当地的艺术展览,他的一幅油画《晨雾》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就是这幅画让他在英国一展成名。1973年开办中国快餐店,1974年又开设杨氏美术馆,1975再开餐馆, 在此种环境中,仍然顽强地坚持艺术创作,由此可见杨希雪艺术创作上的超人毅力。经过不懈的努力,杨希雪的画得到了市场和美术界的认可,他在英国卖画也得到了一笔不错的收入。毅力支撑杨希雪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一刻也没有停止对艺术追求的脚步,始终向更远的目标迈进。杨希雪在学习中外绘画透视理论之后,经过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提出了属于自己的“垂直透视”理论体系。深圳的艺术评论家王晓波评价说,“西洋绘画,严格依循照相原理。其包含的元素有特定的光源方向和特定的投影、特定的立场、特定的焦点等。这些特定因素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动,产生的结果都会不一样。而杨希雪的“垂直透视”理论,即无论从上、下、左、右哪一个角度来欣赏这类作品,不会有倒悬、倾斜、失重等感觉,这是他的理论的特别之处”。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杨希雪创作的毅力更是令人敬佩。1998年,杨希雪立志为华人争气,杨希雪决定创作一幅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作品,在英国的艺术圈内产生影响。在查找了资料之后,他决定画一幅200米长、1.5米宽的画。为了寻找这样型号的纸张,当地S&A艺术中心主人劳夫土啤先生联系一位纸厂的老板,对他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决定按他的要求提供纸张,全数赞助,杨希雪买纸就节省了7000英镑。水彩颜料500支,又获大勒冷尼公司全数赞助,又节省了3000英镑。当地一铁工厂又赞助了两个座架,当地扶轮会还经常提供足够的人力。但杨希雪的计划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因年纪大了不能太劳累。可是杨希雪在创作的过程中依旧没有动摇过。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每天在画室耕耘创作,历经8个月时间,一幅宽1.5米、长200米、重达94公斤的《鲤鱼图》问世,并先后展出于伦敦,格林士比和剑桥。该作品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西方艺术界引起了轰动。 
    孜孜以求的杨希雪在艺术的王国里不停地博弈着,靠的是他的坚韧毅力,靠的是他的意志,靠他的独立思考,靠的是他的品质。他像战场上的战士,不论遇到什么艰险,他一直在勇敢地前行。
0 我要投稿
注册会员 - 诗歌投稿(中国乡土诗人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诗坛联盟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