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计划杨希雪

时间: 2023-12-31    阅读: 1078 次    来源:文化联盟网
作者: 杨希雪

    “地球村”山水画長卷,400米長,1.5米高,净重192公斤全无接口的一大卷水彩画纸,是英国sunderswaterford品牌.颜料為英国水彩画料,中国画料,水墨等综合媒材.

主题诗:
艺海春秋八十三,  碎梦能圆苦亦甘,
微缩地球传善意,  平湖碧水伴青山.
村小人多千万事,  讯息传移几秒间.
信仰自由人性在, 包容互利不相残!
和平发展人添福, 快乐青春不等闲!
江山如画重珍重,共享天伦乐自然!
   我是一个高龄绘画艺术家,身体健康状况尚好,艺术生活由五岁接触绘画而引起对绘画兴趣开始,一直都关注着绘画艺术!由于环境及家境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也许是一生中之大憾!但在某种角度看来可能是幸中之幸,迫使一个人犮奋自強,独立思考,使人生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成為改变不了的不归之路!而且单独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独创的艺术路!被评论家視為”千山独行者”!
   七十多年的绘画艺术实践,经历过素描,造型,传统水墨画,西方水彩画,油画,以至中西综合媒材和创新技术的开发;写实,中西结合,以至开发出全新的垂直透理论,带出全方观景的可能条件,画面的无限延伸和无限分割性;抽象与具象,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性;且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拍摄,可达致无限变象的新境界!这是前史沒有的,绝对是独一无二之创举!
   创作这幅長卷的灵感和动机,是基于多年来对社会,对人生在现实世界中的一种感悟,一种无奈,迷茫与期望交织之下挤出来的!希望通过艺术的创作形式,喚起世界人士的细心思考,这种善意的传逮,是否能引起世人的共鸣而获得支持与传播?如果结论是正面的,吾愿足矣!那怕是百分之几!
   现在科技,使讯息传移快捷, 不论你与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友好交谈或见面,都十分方便,俨然偌大的地球突然缩小了很多,与一个乡村无異!人们都成為同村鄰居了!这将是一具历史意义的作品,通过精密的艺术手法去传达一个正能量的理念,鼓励人们珍視青春和生命,人们能互相尊重包容相处,和平发展,信仰自由又要保持人性,更不应互相残殺.享受自然之美,而不枉作人类矣!#
   在此大时代人际关系,缩短了离,增添了密切联系,因而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态度,以包容代替排斥.以友好代替敌对,以共存共荣代替你死我活的无止无休斗争,看来对每一个人不是都有好处吗?人的青春和生命都是有限的,旣然来到了这个如画般美丽小乡村,就应该对生命和生存环境的珍惜.,好好享受人生,不是更有意义吗?请我们重温”三国演義”的”臨江仙”吧!
   滾滾長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侭管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与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与价值取向,互相包容和宽庶,尊重和理解是必要的,因為我们都是人类嘛!保存着人性十分重要!此乃和谐社会的前题,也就是”地球村”人际关係的基石,明乎此而付诸生活实践,我们”村民”就可共享天倫之乐也!何乐而不為?
   整个画面在布局安排上,首100米是有关中国的古今著名景点,重要的文化经络与价值取向,以图文並茂的形式加以表达,各个图文之间做到合理的过度和连接,使其形成一体.余下的300米,将尽可能收进世界各国的著名景奌,人文景观,如英国的伦敦大桥,大教堂,泰午士河岸的摩天轮,及沙土比亜故居,最早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等,法国的巴黎铁塔,聖母院和巴黎博物館等.澳洲/雪梨歌剧院和袋鼠,非洲肯雅的大象和长頸鹿斑马等  .整个载体是山水画,包括各式高山大嶺,急流飞瀑,平湖小坵,平原斜坡,蜜林疏枝,风晴雨露,白雪红花,春夏秋冬,田园风光,著名景点,人文景观,宗教信仰特色,等等人类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包罗万象,体现包容和諧共处的理想!
   画面是连续的,形象是微缩的,佈局和色彩处理是理性而非感性的,画我所想到的,不是即时所见到的! 媒材和技法以水彩画為主,但也在需要的地方,运用不同的媒材与手法.
   这是一幅真正的散点透视長卷,是历史的创举,是理性绘画创作的结晶.画面透视是分散焦点的,可用相机任意垂直截取或水平截取拍摄都将是独立而完整的画面.衹要距离不同,水平角度不同,均可无限量地拍摄到完整的独立的画幅.
   创作工程是巨大的,历程是艰苦的.衹能一个人的单独拼博.时间或要两或三年多吧!但可花费不少,我期望有社会热心人土鼎力支持!参与历史性善举,还将名畄史册!又使创作能顺利进行,那将是大幸也,厚望也!
   古体诗拾趣2000
   中国古体诗,乃一非常浓缩,非常精練的文学表现形式.它是运用最少的文字,去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义与情感内涵,应该大力加以犮掦.这应该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但曾几何时,在新文化浪潮冲击之下,年轻一輩或一些具有偏頗的人事贬抑之下,古体诗受到了空前的抑制. 这是不公道的.今天发扬古体诗的仼何举措,都应该受到支持!
   但我有某种想法,为了发扬这一优秀的文学体裁,我想在平仄韵律的要求上,是否可以宽容一些,以适应一些方言的局限.中国毕竟是多方言的国家.虽然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仍然难免带有方言的差異,要使其绝对统一,大概几代人之后都不一定能夠办到!另外为了保持某一成语在诗中的完整意义,但与平仄韵律有些出入,在此情形之下,我主張破格求全.因为格律毕竟是形式笵筹,不是内涵.
   严谨而优秀的古体诗,就好像木排放滩一样,要使其在長时间的运行,畅通无阻而不损,以至跑上历史性的不杇旅程,其中当然有很多不同的艺朮因素和表现在与人类与社会大众有关的主题.旣然主题成为重要因素,那広作诗就得很好地把握主题思想,围绕着它,使每一表现环节都互相紧扣,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互相关照,各自又有所表现,但总的目标是为了表达主题.离题就肯定不对.用词用字表现松散而不经锤錬 ,留下一些能隋便被人更改的漏洞,都是不足的.对仗工整固然完美,但不对仗也不一定是不美,还要看实际环境的需要.誇張手法,也是古体诗的一大特色,适当的运用都有加强艺朮的效果,不一定要与科学观点相吻合.毛泽东的诗词在这些方面都用得很妙!
   文字过份偏僻,鑽了牛角尖,而使大众看不懂.或者在某古籍中引用一些很少为人知道的词义,其效果是会使读者疏远,到头来,该首诗就很难逃过自生自滅的命运.它的不易理解,也就不利于记忆,也就少了流传的价值.
   我喜欢用最通俗的语言,去写古体诗.内涵和语彙,不一定要从古籍中去寻找,落实于生活实践,才更有生命力.古体形式赋以现代生话内涵,以及真实的生活感情,这亦是古体诗发展的真正出路.卖弄文字技巧而远离生活内涵和生活感情的本身,无病呻吟,才是古体诗发展的真正忧虑所在.
   当然大师的作品,往往都有雅俗共尝的价值,原因是它具有多种层次,首先是在直观层面上具象的画意联想.进一步是理性层面,相关意义层面.即是说,表面说的是”风花雪月天”,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生活情操与社会各种现象.所谓”借花吟”是也.更有一层是哲理层面,哲理的见解,具有普遍与永恒价值.那就是不杇的原因也.
0 我要投稿
注册会员 - 诗歌投稿(中国乡土诗人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查看所有评论
猜你喜欢

诗坛联盟

?在线投稿
?在线分享 ?返回顶部